增材制造实现了制造方式从等材、减材到增材的重大转变,改变了传统制造的理念和模式,将对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被认为是制造业领域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
随着增材制造的热度日益高涨,增材制造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有哪些应用领域可能会成为新的爆发点?这些问题,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为此,笔者特别梳理了一些具代表性的观点,以飨读者。
全球增材制造的布局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韩淋在《增材制造,重塑制造业的未来》一文中指出,为抢占增材制造技术及产业发展先机,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其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制定了相关规划及扶持政策。2012年,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发布《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计划》,提出要加强增材制造等平台技术,强化美国工业基础。同年,美国启动“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现更名为“制造业-美国”),其中首家成立的研究所“美国制造”(America Makes)即重点开展增材制造。欧盟早在第一研发框架计划时期就开始资助增材制造技术,在地平线2020计划中,增材制造属于关键使能技术之一,并重点通过“未来工厂”项目实施。2016年,“创新英国”组织发布《英国增材制造研究和创新概况》报告显示,2012年9月至2022年9月,英国将在增材制造研发上投入约1.15亿英镑,重点关注使能技术、航空航天、医疗、材料、教育、汽车、能源、电子和国防等领域,金属是重点研发对象。日本政府2014年部署以三维成型技术为核心的制造计划,开展新一代工业3D打印机技术和超精密三维成型系统技术开发。
中国也高度重视增材制造产业,2015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提出要着力突破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加快提升增材制造工艺技术水平、加速发展增材制造装备及核心器件、建立和完善产业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应用示范。2017年,工信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聚焦重点制造(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汽车、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家电、模具、铸造等)、医疗、文化、教育等四大重点领域,实施五大重点任务,采取六项保障措施,实现五大发展目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装备工业所所长、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左世全在《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报告(2018)》一文中也指出,产业规模呈现持续扩张的态势,而且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17年到了73亿美金,同比增长21%,近些年来都是20%的增速。
未来刺激增材制造市场的应用领域
EOS亚太区高级副总裁胡贤文在《展望增材制造行业2019年趋势》一文中,对增材制造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分析:
•航空航天:据预测,如果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应用不断扩大,到2025年,3D打印技术潜在的经济影响将达到2500亿美元 。不仅如此,在2018-2023年期间,全球3D打印市场将以22.3%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大 ,这也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好机遇。
•医疗保健:增材制造因其能够根据个性化需求定制假肢和植入物,已成为医疗行业重点关注的技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对个性化医疗及定制3D打印医疗设备的需求预计将会持续攀升。
•汽车行业:汽车制造行业已逐渐采用增材制造技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物流管理效率,还可确保零部件与材料的高效利用。预计到2024年,汽车行业增材制造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80亿美元 。
•模具制造:自2018至2023年期间,模具行业将和机器人技术共同成为亚太区增材制造市场的主要行业驱动力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