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包括硅料提炼设备、硅片生产设备、电池生产设备、组件及专用材料生产设备、光伏系统支持部件生产设备等,是贯穿整个光伏系统的基础,每个环节设备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环节工艺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是整个光伏产业发展中的关键。
全球光伏设备行业实现稳健增长。在历经多年高增长后,2012年全球光伏设备行业销售规模出现断崖式下滑,从上年同期的130亿美元下探至36亿美元,同比下降72.31%。2013年以来,行业自低位稳健复苏,截止至2019年,全球光伏设备实现销售收入4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2%。
在全球应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全球光伏生产规模继续扩大。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全球有效产能分别提升至67.5万吨、185.3GW、210.9GW和218.7GW。中国光伏龙头企业凭借着其晶硅技术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持续加码产能,全球光伏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产能在全球占比分别提升至69.0%、93.7%、77.7%和69.2%,分别增长了7.4、2.9、4.0和0.9个百分点。
从生产布局看,2019年中国大陆产能约为173.7GW,占全球的93.7%,产业布局进一步向中国大陆集中。
从产品类型看,2019年硅片环节的产能提升以单晶硅片扩产为主,其产能达到117.4GW,同比增长62.8%;多晶硅片产能67.9GW,同比下降23.8%,多晶硅片产能加速退出。
从生产企业看,2019年一线企业产能扩张的同时,部分国内外企业停产或宣布退出硅片业务,加剧了企业分化趋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19年,全球生产规模前十的硅片企业总产能达到157.3GW,约占全球全年总产能的85.4%;产量为126.7GW,占全球总产量的91.6%,同比提升10.5个百分点,这十家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产业包括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传感器四大类,其中,集成电路为半导体产业核心。2019年集成电路占总销售额比例为83.90%,半导体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传感器分别为5.14%、8.11%、2.85%。
下游应用涉及PC、通信、医疗、物联网、信息安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多产业。2019年全球市场下游构成主要为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占比分别为36.6%、36.4%、11.0%、8.0%;预计至2023年,通讯将超越计算机成为集成电路第一大应用领域,占比约为35.7%。
2020年H1我国光伏设备行业毛利14.41亿元,同比增长27.1%,毛利率30.9%,同比下降6.0PCT,毛利率较2016年H1-2020年H1平均毛利率39.6%,下降8.7PCT。就不同企业而言,2020年H1毛利率最大值34.2%,最小值27.1%,企业间标准差为2.9%,标准差较2019年H1下降33.0%,这表明该环节内部分化放缓。
2020年,尽管受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国光伏市场有所下滑,但光伏产品价格的快速下滑使光伏发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具备了成本竞争力,从而使全球光伏市场快速发展,光伏产品的产量不降反增,进而拉动了光伏设备投资的继续增长。2020年,全球光伏设备产业的销售收入增至5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2%。同时,我国光伏设备的市场规模达到了250亿元,同比增长了13.6%,占全球市场规模的71.4%。
短期内,我国政策回暖和海外需求爆发,带动光伏行业整体走出531低谷期;中长期看,技术进步推动的发电效率提升将推动光伏平价上网实现,行业将摆脱补贴束缚打开独立发展的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