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包装饮用水成为了居民饮用的主要水源,不过通过对包装饮用水行业现状分析了解到,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数据显示,包装饮用水增速达7.9%,在饮料行业各品类中一枝独秀。包装饮用水在连续多年的增长形势下,2016年占比达到51.56%,首次突破50%。
从2015—2016年发展变化来看,2016年包装饮用水销量为9458.5万吨,区域年产量前九名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广西、四川、河南、吉林、贵州、山东、湖北、浙江,而增速最快的两个省份分别为西藏和贵州。包装饮用水在中国饮料行业中总产量的占比增长7.90%,相较2015年的12.15%增幅有所下滑,预估年销售收入达1450亿元,利润率5%左右。
随着人们健康和安全意识的增强,包装饮用水市场上升空间巨大。而桶装水市场的乱象也由来已久,同质化、价格战、乱贴牌、假冒水,纷扰不断,质量风险时有发生。
近两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将瓶(桶)装饮用水作为重点监督抽检产品,加大监管力度,这无疑将倒逼包装饮用水行业进行自我提升和产业升级。
饮用水价格战乱象不断多年来,桶装水市场可谓乱象丛生。一方面,无证桶装水企业、小作坊、黑窝点数量远远高于正规桶装水生产企业;部分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已开展了桶装饮用水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并取得初步成效,取缔了一批无证桶装水小作坊、小窝点。另一方面,由于销量基数大,运输成本高,知名桶装水品牌普遍采取委托本地厂家贴牌生产的方式,而被委托方是否能严格遵守生产秩序,则考验着该品牌生产企业的产品品控能力。
“桶装饮用水的质量问题,归根到底是产业发展问题。”朱丹蓬点评。他解释,桶装饮用水的生产门槛低,相较于瓶装水价格更低,一桶水才几块钱,知名饮料品牌在这一部分业务上也不太“感冒”,因此质量管控上不可能投入太多成本。
“由于产品同质化、企业竞争不断加剧以及经营成本的不断上升,饮料行业正在遭受‘价格天花板下降’的压力。饮料作为典型的快消品,通常认为受整体经济运行波动的影响较小,但依然有一定的关联度,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成为饮料行业跌落式下滑的催化剂。”程毅介绍,经济下行压力下,2015年饮料行业发展增速出现明显回落,行业确立了近30年高速发展后的下滑调整。但包装饮用水的增速仍保持高位,价格波动趋于稳定——在2011~2015年的5年间,碳酸饮料占比下降了2.5个百分点,果汁饮料占比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但包装饮用水上涨了9个百分点。他表示,纯净水仍是包装饮用水中占比最大的品类,饮用天然矿泉水应有继续上升的空间;为满足消费者饮用用途的差异,不同容量的一次性包装饮用水产品出现细分化。现在,行业需要摆脱以依靠“同质化、价格战”为主的终端竞争。
摆脱以依靠“同质化、价格战”为主的终端竞争,企业需要积极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依靠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重构企业经营模式。长期来看,有助于行业的优胜劣汰,有利于龙头企业树立健康的品牌形象。
包装饮用水发展方向近几年受中国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饮料行业的增速明显放缓,但相对于其他饮料品类,包装饮用水行业的增长率仍独占鳌头。近些年来随着包装饮用水所占比重的增加,传统饮料企业不断加大了对于包装饮用水的投资力度;同时,很多资本大鳄和知名企业也纷纷跨界进入包装饮用水市场,行业竞争变的更加激烈和残酷。
从2015—2016年发展变化来看,2016年包装饮用水销量为9458.5万吨,区域年产量前九名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广西、四川、河南、吉林、贵州、山东、湖北、浙江,而增速最快的两个省份分别为西藏和贵州。包装饮用水在中国饮料行业中总产量的占比增长7.90%,相较2015年的12.15%增幅有所下滑,预估年销售收入达1450亿元,利润率5%左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怡宝、农夫山泉、康师傅、娃哈哈、可口可乐、百岁山等名牌企业已占其80%左右的份额。在已涉足或计划涉足矿泉水产业的跨国集团及中国企业中,千亿资产以上的有19家,百亿资产以上的有11家,知名名牌含备份水源生产基地66家,区域名牌含备份水源生产基地33家。
据最新2016-2021年中国包装饮用水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显示,由于整个行业利润较低,未来如何找到提高行业利润增长点是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天然矿泉水较其他水类发展势头良好,增速高于其他饮用水业,作为包装饮用水细分市场中利润相对较高且有增值空间的品类,具有后劲发展潜力。2016年矿泉水产量已达到2080万吨左右,占包装饮用水份额从2015年的18.3%增涨至22%,销售收入超460亿元,代表企业有百岁山、昆仑山、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等。
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现状分析内容详情就介绍到这里,我国饮用矿泉水市场增长速度较快,虽然行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不过业内人士对包装饮用水行业前景仍然十分期待。